专利摘要:
為了提供一種能有效地防止滴漏之防滴漏用瓶蓋。本發明之防滴漏用瓶蓋,是將具有注口的瓶蓋可裝卸自如地裝設於用來收容液體之容器的開口部,該瓶蓋係具備:形成於液體之流通路的中途之可開口自如的閉塞體、朝與流通路之終端部分端面垂直的方向形成之防滴漏凸緣、能在與流通路之間保持流通間隙而嵌裝自如地裝設在流通路的終端之分離式的輔助流路瓶蓋、以及將輔助流路瓶蓋的頂板延伸而在與防滴漏凸緣之間形成一定的流注空間之注口凸緣。
公开号:TW201305022A
申请号:TW101114690
申请日:2012-04-25
公开日:2013-02-01
发明作者:Hidemi Kakihara
申请人:Zenshin Co Ltd;
IPC主号:B65D47-00
专利说明:
防滴漏用瓶蓋
本發明係關於防滴漏用瓶蓋。
以往,像收容化妝水的容器那樣,在大多將內容液倒到手掌或分裝容器之瓶容器的開口部,是安裝具備注口的瓶蓋。
在這種瓶蓋,例如成為可倒出既定量的構造等,賦予各種功能的瓶蓋已被提出(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1-73738號公報
然而,上述習知的瓶蓋,當內容液倒出後容易發生滴漏,而經常發生注口附近弄髒的事態。
本發明是有鑑於上述事情而開發完成的,是為了提供一種能有效地防止滴漏之防滴漏用瓶蓋。
為了解決上述習知的問題,請求項1所記載的防滴漏用瓶蓋,是將具有注口的瓶蓋可裝卸自如地裝設於用來收容液體之容器的開口部,該瓶蓋係具備:形成於液體之流通路的中途之可開口自如的閉塞體、朝與流通路之終端部分端面垂直的方向形成之防滴漏凸緣、能在與流通路之間保持流通間隙而嵌裝自如地裝設在流通路的終端之分離式的輔助流路瓶蓋、以及將輔助流路瓶蓋的頂板延伸而在與防滴漏凸緣之間形成一定的流注空間之注口凸緣。
此外,請求項2所記載的防滴漏用瓶蓋,是在請求項1所記載之防滴漏用瓶蓋中,注口係具備:連通於容器中之流通路、及形成於流通路的終端之開口端部;在開口端部之上端緣和下端緣分別朝與流通路垂直的方向突設上側凸緣和下側凸緣。
此外,請求項3所記載的防滴漏用瓶蓋,是在請求項1或請求項2所記載的防滴漏用瓶蓋中,在輔助流路瓶蓋之面對流通間隙的部分突設間隔壁,當輔助流路瓶蓋嵌裝於瓶蓋流通路之下端的情況,間隔壁之下端能使形成於液體之流通路的中途之閉塞體打開。
依據請求項1所記載的本發明,是將具有注口的瓶蓋可裝卸自如地裝設於用來收容液體之容器的開口部,該瓶蓋係具備:形成於液體之流通路的中途之可開口自如的閉塞體、朝與流通路之終端部分端面垂直的方向形成之防滴漏凸緣、能在與流通路之間保持流通間隙而嵌裝自如地裝設在流通路的終端之分離式的輔助流路瓶蓋、以及將輔助流路瓶蓋的頂板延伸而在與防滴漏凸緣之間形成一定的流注空間之注口凸緣。因此能有效地防止滴漏。
此外,依據請求項2所記載的本發明,注口係具備:連通於容器中之流通路、及形成於流通路的終端之開口端部;在開口端部之上端緣和下端緣分別朝與流通路垂直的方向突設上側凸緣和下側凸緣。因此能更有效地防止滴漏。
此外,依據請求項3所記載的本發明,是在輔助流路瓶蓋之面對流通間隙的部分突設間隔壁,當輔助流路瓶蓋嵌裝於瓶蓋流通路之下端的情況,間隔壁之下端能使形成於液體之流通路的中途之閉塞體打開。因此能更有效地防止滴漏。
以下,針對本實施方式之防滴漏用瓶蓋,參照圖式作說明。
第1圖係本實施方式的防滴漏用瓶蓋之瓶蓋A外觀之說明圖。如第1圖所示般,瓶蓋A是裝設於內部收容有化妝水之瓶裝化妝水10之瓶子11的開口12,可從瓶蓋A所具備的注口13透過形成於瓶蓋A內部之流通路將化妝水取出。
瓶蓋A係具備:裝設於瓶子11的開口12之瓶蓋主體15、以及可裝卸自如地裝設於瓶蓋主體15之輔助流路瓶蓋17。又圖中的符號16為覆蓋瓶蓋主體15的上部之蓋體16。
首先說明瓶蓋主體15的構造。第2圖係俯視時之瓶蓋主體15的說明圖,第3圖係第2圖的A-A截面圖。
如第2圖及第3圖所示般,瓶蓋主體15係具備:嵌裝於瓶子11的開口12之基部20、以及用來裝設輔助流路瓶蓋17之輔助流路瓶蓋裝設部21。
基部20係具備:當裝設於瓶子11時在開口12的上方朝水平方向延伸且俯視呈圓形的中間壁19、從該中間壁19的外緣往下方垂設且具有與開口12外徑大致相同的內徑之基部周壁體22、以及在該基部周壁體22的內側呈同心軸狀地從中間壁19朝向下方垂設且具有與開口12內徑大致相同的外徑之內壁體23。在該基部周壁體22及內壁體23之間,形成有讓瓶子11的開口12之周壁嵌入之嵌入槽24。
此外,內壁體23的內側,是成為讓瓶子11內所收容的化妝水流通之基部流通空間28。
此外,在基部周壁體22的下部附近,形成有朝向該基部周壁體22的內側鼓出之膨大部25,藉由與設置於開口12周壁之薄壁部分(未圖示)卡合,使瓶蓋主體15相對於瓶子11裝卸自如,且使瓶蓋主體15不容易從瓶子11脫落。
在中間壁19之上面外緣附近具備:朝上方豎起而形成之周壁狀的蓋體裝設壁26。該蓋體裝設壁26是用來卡止蓋體16的部位,其外徑與蓋體16的內徑大致相同。
此外,在蓋體裝設壁26的上端部形成有往外方鼓出的周緣凸部27,藉由與形成於蓋體16內周面之槽部(未圖示)卡合,而將蓋體16卡止成可開閉自如。
輔助流路瓶蓋裝設部21係具備:與內壁體23呈同心軸狀且以貫穿中間壁19的狀態進行配設之裝設部周壁體30、以及用來封閉該裝設部周壁體30的下方之底壁部31,其內側成為輔助流路瓶蓋裝設空間32。
裝設部周壁體30,是形成外徑比內壁體23的內徑更小之筒狀,如第2圖所示般,其上端周緣的大略半部,是朝向半徑方向外側而往大致垂直方向彎曲且突出,且具有前端朝下而形成彎曲狀之防滴漏凸緣33。此外,裝設部周壁體30的上端周緣之剩下的半部,是成為比防滴漏凸緣33的上緣形成稍低之低緣部34,在防滴漏凸緣33和低緣部34之間設置段差部35。
此外,在具備低緣部34之裝設部周壁體30的內周壁面,形成有朝向上下方向之凸條部36,該凸條部36是用來限制裝設於輔助流路瓶蓋裝設部21之輔助流路瓶蓋17朝周方向的轉動,其上端是形成朝向裝設部周壁體30的內側往下傾斜之錐部。
底壁部31,是用來區隔瓶子11內所收容的內容液(本實施方式為化妝水)和瓶子11外之部位,係具備:形成於低緣部34側之固定側底壁37、及形成於防滴漏凸緣33側之擺動側底壁38。
固定側底壁37,是以充分強度連接於裝設部周壁體30之俯視呈半圓形的部位,如隨後所詳述般,當輔助流路瓶蓋17被按壓時,會與輔助流路瓶蓋17的下部抵接而限制往下方進一步的移動,亦即是作為抵接座部之一而發揮作用。
擺動側底壁38,是俯視呈半圓形的部位,在其周緣具備:沿著裝設部周壁體30刻設之半圓弧狀的切斷槽40、以及刻設在與固定側底壁37的鄰接部位之直線狀的擺動連結槽41。
切斷槽40,是在擺動側底壁38被從上部按壓時可輕易切斷的槽,擺動連結槽41則是具有彎折槽作用的槽。因此,當擺動側底壁38被從上部按壓時,擺動側底壁38以透過擺動連結槽41連結於固定側底壁37的狀態,往基部流通空間28側落入,而成為使輔助流路瓶蓋裝設空間32和基部流通空間28連通之開栓狀態。亦即,擺動側底壁38是作為可開口自如的閉塞體而發揮作用。
此外,在擺動側底壁38的大致中央部具備抵接突起部43,該抵接突起部43是朝與擺動連結槽41的延伸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而形成。
抵接突起部43,當輔助流路瓶蓋17被按入時,是輔助擺動側底壁38之落入且將擺動側底壁38保持於開栓狀態的部位,其具備:從該抵接突起部43的頂部朝具備防滴漏凸緣33之裝設部周壁體30側往下傾斜之第1斜部44、以及從頂部朝擺動連結槽41往下傾斜之第2斜部45。
第1斜部44是形成比第2斜部45平緩,第2斜部45成為大致45度的角度。
接著,針對裝設於輔助流路瓶蓋裝設部21之輔助流路瓶蓋17的構造,參照第4圖~第6圖作說明。第4圖是從斜上方觀察之輔助流路瓶蓋17的說明圖,第5圖是從斜下方觀察之輔助流路瓶蓋17的說明圖,第6圖是輔助流路瓶蓋17的上面、下面、前面、後面、右側面之說明圖。
輔助流路瓶蓋17,如第4圖~第6圖所示般,係具備:具有與裝設部周壁體30的內徑大致相同的外徑之大致圓筒形狀的胴壁體50、以及配設於該胴壁體50的上面之頂板51。
頂板51,是俯視大致圓形之板狀構件,在其前部具備:朝向前方延伸而形成之作為上側凸緣的注口凸緣56。
胴壁體50,如第6圖的右側面圖所示般,其下方後半部是形成水平,另一方面,其下方前半部是形成朝向前方往下的傾斜狀。
此外,胴壁體50,在注口凸緣56的下方,具備朝上下方向延伸之截面視大致U字狀的流通槽52共2個,在該流通槽52之間形成有間隔壁53。
流通槽52,是在擺動側底壁38落入而成為開栓狀態時用來讓內容液流通的槽,是形成從輔助流路瓶蓋17的下部延伸到頂板51的背面。
間隔壁53,是形成於2個流通槽52間而朝上下方向延伸之板狀構件,其下端部(以下稱「間隔壁下端部54」),是在輔助流路瓶蓋17中最往下方突出的部位。又該間隔壁下端部54,如隨後之動作說明所詳述般,會進行讓切斷槽40部分之擺動側底壁38從裝設部周壁體30脫離及初期的按入動作。
此外,在間隔壁53的上部,形成有朝胴壁體50的背面方向傾斜之間隔壁斜部55,藉此讓流通於左右的流通槽52的液體能互相接觸。
此外,在胴壁體50之上部背面側具備低緣部抵接體57,該低緣部抵接體57是朝向半徑方向外側將胴壁體50之壁的一部分形成厚板狀而構成。當將輔助流路瓶蓋17裝設於輔助流路瓶蓋裝設部21且被按壓時,該低緣部抵接體57會與低緣部34抵接而限制輔助流路瓶蓋17往按壓方向的進一步移動。
此外,如第5圖及第6圖所示般,在胴壁體50的背面側形成有與前述凸條部36嵌合之滑動槽58;該滑動槽58,是朝向上下方向從輔助流路瓶蓋17的下部形成到低緣部抵接體57的下端。
此外,在胴壁體50的內部,如第5圖所示般配設在前後上下方向具有面寬之突片支持板59,在該突片支持板59之流通槽52側端部下方具備卡止突片60。
將該卡止突片60配設在:當將輔助流路瓶蓋17裝設於輔助流路瓶蓋裝設部21且被按壓時能與抵接突起部43抵接的位置。
此外,卡止突片60如第5圖所示般,係具備突片前端部61和突片斜部62。突片前端部61是具有大致水平的面之部位,如隨後之動作說明所詳述般,是用來進行從裝設部周壁體30脫離後之擺動側底壁38的中間階段的按入動作。
此外,突片斜部62,係具備從突片前端部61朝後面方向以約45度的角度往上傾斜的面,是用來進行從裝設部周壁體30脫離後之擺動側底壁38的卡止固定。
接下來,參照第7圖來說明輔助流路瓶蓋17所進行之瓶蓋主體15的開栓動作。
第7(a)圖顯示,在瓶蓋主體15的輔助流路瓶蓋裝設部21裝設輔助流路瓶蓋17但尚未進行開栓動作的狀態。
要進行開栓時,首先將輔助流路瓶蓋17的頂板51按壓,沿著裝設部周壁體30使輔助流路瓶蓋17在輔助流路瓶蓋裝設空間32內朝向下方移動。
這時,輔助流路瓶蓋17,在藉由使滑動槽58和凸條部36嵌合而進行滑動以抑制往周圍方向旋轉的狀態下,筆直地被按入。
如此,輔助流路瓶蓋17之間隔壁下端部54會抵接在擺動側底壁38之切斷槽40附近而使按壓力集中,在切斷槽40被切斷且擺動側底壁38藉由擺動連結槽41樞支的狀態下,換言之使半圓狀的擺動側底壁38之弦部分發揮鉸鏈般的作用而落入。亦即,利用間隔壁下端部54進行切斷槽40部分之擺動側底壁38從裝設部周壁體30的脫離及初期的按入動作。
若繼續進行輔助流路瓶蓋17的按入動作,突片前端部61會抵接於第2斜部45,如第7(b)圖所示般,進行從裝設部周壁體30脫離後之擺動側底壁38之中間階段的按入動作。
接著,若進一步進行輔助流路瓶蓋17的按入動作,輔助流路瓶蓋17的下部會抵接於固定側底壁37,又讓低緣部抵接體57的下部和低緣部34抵接,藉此限制按入動作。
此外,藉由使低緣部抵接體57之左右兩端部和形成於裝設部周壁體30之段差部35抵接,以限制輔助流路瓶蓋17之往周圍方向的轉動。
又在這時,藉由使突片斜部62和第2斜部45卡合,讓擺動側底壁38垂直地卡止於固定側底壁37。
經由上述動作,使基部流通空間28和流通槽52連通而形成流通路,且形成注口13。
此外,這時的注口13,係具備連通於瓶子11之流通路、以及形成於流通路的終端之開口端部,在開口端部之上端緣和下端緣分別朝與流通路垂直的方向突設有注口凸緣56和防滴漏凸緣33。換言之,在注口凸緣56和防滴漏凸緣33之間形成一定的流注空間而作為注口13發揮作用。
藉由具備上述構造,能有效地防止滴漏。
而且,由於在間隔壁53形成有間隔壁斜部55,通過流通槽52而到達注口13附近之化妝水,不會被間隔壁53阻擋而能與注口凸緣56的背面廣泛地接觸,利用化妝水的表面張力、黏性能產生強力的注口13之液體保持效果,而能進行良好的液體截斷。
此外,防滴漏凸緣33是形成截面視大致圓弧狀,能進行良好的液體截斷,因此能更有效地防止滴漏。
如上述般,依據本實施方式之防滴漏用瓶蓋,是將具有注口的瓶蓋可裝卸自如地裝設於用來收容液體之容器的開口部,該瓶蓋係具備:形成於液體之流通路的中途之可開口自如的閉塞體、朝與流通路之終端部分端面垂直的方向形成之防滴漏凸緣、能在與流通路之間保持流通間隙而嵌裝自如地裝設在流通路的終端之分離式的輔助流路瓶蓋、以及將輔助流路瓶蓋的頂板延伸而在與防滴漏凸緣之間形成一定的流注空間之注口凸緣。因此能有效地防止滴漏。
最後,上述各實施方式的說明只不過是本發明的一例,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方式。因此,除了上述各實施方式以外,在不脫離本發明之技術思想的範圍內,當然可因應設計等進行各種變更。
11‧‧‧瓶子
12‧‧‧開口
13‧‧‧注口
15‧‧‧瓶蓋主體
17‧‧‧輔助流路瓶蓋
33‧‧‧防滴漏凸緣
34‧‧‧低緣部
35‧‧‧段差部
37‧‧‧固定側底壁
38‧‧‧擺動側底壁
40‧‧‧切斷槽
41‧‧‧擺動連結槽
43‧‧‧抵接突起部
44‧‧‧第1斜部
45‧‧‧第2斜部
51‧‧‧頂板
52‧‧‧流通槽
53‧‧‧間隔壁
56‧‧‧注口凸緣
60‧‧‧卡止突片
61‧‧‧突片前端部
62‧‧‧突片斜部
A‧‧‧瓶蓋
第1圖係本實施方式之防滴漏用瓶蓋之瓶蓋外觀的說明圖。
第2圖係俯視時之瓶蓋主體的說明圖。
第3圖係第2圖之A-A截面圖。
第4圖係從斜上方觀察之輔助流路瓶蓋的說明圖。
第5圖係從斜下方觀察之輔助流路瓶蓋的說明圖。
第6圖係輔助流路瓶蓋的上面、下面、前面、後面、右側面之說明圖。
第7(a)~(c)圖係瓶蓋動作之說明圖。
10‧‧‧瓶裝化妝水
11‧‧‧瓶子
12‧‧‧開口
13‧‧‧注口
15‧‧‧瓶蓋主體
16‧‧‧蓋體
17‧‧‧輔助流路瓶蓋
A‧‧‧瓶蓋
权利要求:
Claims (3)
[1] 一種防滴漏用瓶蓋,是將具有注口的瓶蓋可裝卸自如地裝設於用來收容液體之容器的開口部,該瓶蓋係具備:形成於液體之流通路的中途之可開口自如的閉塞體、朝與流通路之終端部分端面垂直的方向形成之防滴漏凸緣、能在與流通路之間保持流通間隙而嵌裝自如地裝設在流通路的終端之分離式的輔助流路瓶蓋、以及將輔助流路瓶蓋的頂板延伸而在與防滴漏凸緣之間形成一定的流注空間之注口凸緣。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防滴漏用瓶蓋,其中,注口係具備:連通於容器中之流通路、及形成於流通路的終端之開口端部;在開口端部之上端緣和下端緣分別朝與流通路垂直的方向突設上側凸緣和下側凸緣。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防滴漏用瓶蓋,其中,在輔助流路瓶蓋之面對流通間隙的部分突設間隔壁,當輔助流路瓶蓋嵌裝於瓶蓋流通路之下端的情況,間隔壁之下端能使形成於液體之流通路的中途之閉塞體打開。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TWI534046B|2016-05-21|Anti-drip with cap
JP5212800B2|2013-06-19|オーバーキャップ
US9302824B2|2016-04-05|Beverage container lid
JP4998862B2|2012-08-15|飲料用容器の栓体
JP5105319B2|2012-12-26|飲料用容器の栓体
JP2009007909A|2009-01-15|流し台の排水口構造
KR102064177B1|2020-01-09|커피캡슐 장탈착 구조
JP2015000741A|2015-01-05|飲料容器の栓装置並びに飲料容器
US9321565B2|2016-04-26|Container closure
JP5758215B2|2015-08-05|詰め替え容器
US20170050776A1|2017-02-23|Lid for container with rotatable reclosable spout
JP5191703B2|2013-05-08|容器の注出キャップ
JP2016040174A|2016-03-24|容器
JP6639241B2|2020-02-05|飲料容器の蓋体
JP3137403U|2007-11-22|飲料容器の蓋
JP2004357747A|2004-12-24|ポットの結露水還流構造
JP5090005B2|2012-12-05|ヒンジキャップ
JP4236027B2|2009-03-11|注出キャップ
JP3205966U|2016-08-25|携帯用飲料容器
CN214525535U|2021-10-29|一种防误翻转的千秋盖
JPH11189259A|1999-07-13|液体注出栓
JP6656951B2|2020-03-04|吐出容器
KR200429385Y1|2006-10-23|개폐가 용이한 물병용 뚜껑
JP4484146B2|2010-06-16|液体注出栓
JP3737398B2|2006-01-18|注ぎ口部材及び容器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JPWO2013011581A1|2015-02-23|
CN103826983B|2015-07-08|
JP5852651B2|2016-02-03|
CN103826983A|2014-05-28|
WO2013011581A1|2013-01-24|
TWI534046B|2016-05-21|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US2715480A|1953-03-09|1955-08-16|Jay G Livingstone|Container adapter provided with pouring spout, drip return, and cap|
JPS4827476Y1|1970-12-31|1973-08-13|||
JPS4827475Y1|1970-12-31|1973-08-13|||
JPS55126053A|1979-06-16|1980-09-29|Yoshino Kogyosho Co Ltd|Structure of liquid pouring port edge|
CH669575A5|1985-08-20|1989-03-31|Alfatechnic Ag||
JPH0323065U|1989-07-11|1991-03-11|||
CN2249219Y|1996-03-08|1997-03-12|林山鸿|带有导片的瓶盖|
JP4251345B2|1999-07-30|2009-04-08|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注出キャップ|
JP2002302146A|2001-04-02|2002-10-15|Okura Ind Co Ltd|液切れの良好な注出口栓、及び、その用途|
JP2003175957A|2001-12-12|2003-06-24|Toyo Seikan Kaisha Ltd|液切れ促進液体注出キャップ|
JP4827475B2|2005-09-15|2011-11-30|コクヨファニチャー株式会社|昇降装置、昇降天板付ワゴン|
CN201010122Y|2006-12-04|2008-01-23|林华|不滴漏瓶盖|
WO2009052642A1|2007-10-22|2009-04-30|Wilhelm Rene|Folienstecher für einen behälterverschluss|JP3522955B2|1996-02-21|2004-04-26|株式会社資生堂|酸化亜鉛被覆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脂肪酸固化性粉体、皮膚外用剤|
JP6167262B1|2016-03-22|2017-07-19|英政 箱石|開栓具付ペットボトル|
CN106241024A|2016-08-30|2016-12-21|江苏德旺化工工业有限公司|一种化学防菌瓶|
法律状态:
2019-02-21|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PCT/JP2011/066476|WO2013011581A1|2011-07-20|2011-07-20|液垂れ防止用キャップ|
[返回顶部]